兰州是古“丝绸之路”重镇,历史和大自然为兰州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,兰州是一座你走了却永恒眷恋的城市,饕餮美食、淳朴民风,新丝路挥洒豪情。今天幸福婚礼网小编带你走进兰州,一起来了解一下兰州的结婚风俗!
结婚家家抢日子
兰州人结婚赶“波”。有时你想带全家人去酒店潇洒走一回,可家家酒店都客满,全让结婚的包圆了,真够叫人扫兴的。可有时候个个酒店都静悄悄地,让人感觉真凄凉。兰州人就是这样,为了结婚的日子,真是绞尽脑汁地算计,结果大家都算到了同一个日子上,于是这一天真是热闹,就像是全世界的人都在结婚。因为结婚是“成双成对”的,所以就要选择“双日”,这双日的确不易选,因为公历要双日,农历也要双日,而且男女双方要乐意,父母亲要乐意,七大姑八大姨也要乐意。最难的,还要选在双休日,为的是大家都能消停地办事,亲友们也不用请假。这样选来选去,大家就凑到一起了。
选择“佳人”铺新床
兰州人结婚时,在前一天晚上要选择两个“佳人”铺新床。这两个“佳人”要经过主人严格审察,然后才能被请去铺床。对这两个人的考核条件一是要父母双全;二是要夫妻和睦,为人处事周全,能说会道;三是有儿有女。对年青夫妇来说,也必须有儿子;四是年龄必须在35~40岁之间的妇女;五是这两个人中的一个必须是明天娶亲的男方“代表”。
从铺床时刻起,一些不符合条件的妇人就不能再进新房。这样的妇人主要包括:一是孕妇;二是不生育的妇女;三是生女孩的妇女。如果有个别妇人不懂规矩而进了新房,主人是很不高兴地,并且会当面显露出来。因为主人只所以要严格挑选铺新床的人,是为了能给这对新人带来好运。而孕妇会带走新人的好运;而不生育的妇女被老人认为是不吉利。老年人认为,“不孝有三,无后为大”;而生女孩的妇女按说应没有问题,但兰州人非常重男轻女,总盼望自己的儿媳妇能给他家生一个小男孩。从而“传宗接代,以续香火”。为此,他们认为生女孩的妇女进新房也不吉利。
核桃枣儿被里藏
兰州人结婚时被选中的娶亲妇女,除了要娶亲、铺床外,还要在结婚前参与缝被子。即使缝两针也行,缝被子时,要在被子的四个角上装些核桃、枣和花生。在娶亲的那天早上,又要在被子里,床单下藏些核桃、枣和花生,以供小伙子和娘家送亲的人来掏。据说,这是老人们对新人的期望。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媳妇能“枣”(早)点生子,且要“花生”(花着生)。即生男孩又要生女孩,要儿女双全,且孩子身体要结实(象核桃),经得起摔打。
邀请小伙来暖床
接婚前一天的晚上,男方要请几个没结婚的小伙子在新房里“暖床”,据说是为了去邪,使新婚夫妻不要受到阴气的侵扰。被请来的小伙子们可在新房里吃、喝、打牌、玩耍,玩累了就在新床上睡觉,当然也要盖新娘的新被子,就算弄得满屋狼籍,主家也是很高兴的,因为,如果主家人缘不好,恐怕很难请到暖床的小伙子。
娶亲不坐桑塔纳
近几年来,“结婚车队”越来越历害。一是车的数量越来越多,二是车的档次越来越高。新郎说:“宁肯有的车空着没人坐,也不能丢下一个小孩没车坐,咱不能丢份呀!”遇到结婚的日子,满街都是结婚的车队,有时在小街上相遇,没准为了抢路还会闹出点事来。在结婚的车队里,接新娘的车不是“林肯”,就是“奥迪”,绝对找不出一辆“桑塔纳”。因为这桑塔纳的“桑”字与“丧”同音,所以坚决不坐。又因为“黄面的”的“黄”意同“黄了”,引伸一下就是“吹了”,也不吉利,所以大家都不屑一顾。
娶亲急过消防车
在兰州,娶亲的车子必须早早地出门,将新娘接到家时绝对不能超过中午十二点,不然新娘就不“新”了,有人会以为这新郎娶的是一个二婚的女人。因为在当地,人们在娶二婚的女人时,都必须在下午,这是约定俗成的。所以,当娶亲的车队遇到交通堵车时,新郎都心急如焚,有时要绕道走,有时要抢道,其紧急程度能赛过消防车。
嫁妆拉来是空壳
姑娘出嫁,家里都要置办嫁妆。如今,这大件“嫁妆”多了起来,有电冰箱,有彩电,有音响、洗衣机之类,这些东西大多傻大粗笨,没有几个壮小伙子,自然是抬不动的。在新婚的日子,为了这些粗活“劳神”似不值得,也显得没了情调。于是有人发明了一种好办法,在结婚前先将这些嫁妆送到男家,再把空包装壳拉回。结婚这天,空壳子上贴好“喜”字,放到六座车上,招摇过市,一样显得气派、大方,下车时,将空壳轻巧卸下即可。
送亲主角是男孩
早先在兰州结婚,男方家去接娶新娘必须聘请专职的接亲“代表”,一般是一对年青的夫妻,要求这夫妻俩必须是父母双全、夫妻恩爱、有儿有女。而女方家送亲也要有送亲“代表”,这送亲的除了具有与接亲的相同的条件外,还必须在送亲时带上自已的儿子,一般来说这儿子均是五岁左右的小孩。这些讲究无外乎就是图个吉利,一是希望新婚夫妻孝敬老人,二是希望他们夫妻恩爱,三是希望他们有儿有女。现如今,能达到这些条件的小夫妻真是凤毛麟角,于是条件也就只好降低。目前一般都要达到父母双全、夫妻恩爱和有男孩的水平。男孩在这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,不仅在送亲的路上要与新郎新娘同乘一辆车,而且到了男家后,这男孩还是男家的座上宾,因为大家相信他会给新的家庭带来幸福。
千呼万唤始出来
当接亲的车队浩浩荡荡来到女家时,往往碰上的是大门反锁,二门紧闭。你道这是为什么?原来,这开门还得给红包。城市里红包有时不易给,因为在门反锁上之后,一点缝隙也没有,有时新郎要往门里递红包,可就是塞不进去。于是,一般情况下,新郎为了减少红包的消费,接亲时都带上几个壮小伙,叫门时全都扒在门上,娶亲的人和新郎大声叫门,并让其开门给红包。乘里面的人把门开一点缝接红包时,大伙一拥而进,于是就攻克了城堡,新娘才会被请出来。如今红包的面额越来越大,红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,如果男方来的人力气小,三番五次推不开门,常常会使新郎倌狼狈不堪。
新郎当面下保证
当女方家迎进了来接亲的新郎后,在家里摆上一些果点,为接亲的人们道乏,这时来接亲的“代表”则打开自已从男方家里带来的“四色礼”,从中取出礼酒,执掌着由新郎向女方父母敬酒,正式认爸爸、妈妈。接着则是例行公事的照相,这是新娘要离开亲生父母前最后的一次合影,所以,非常隆重,这时候,新娘则需要挤几滴眼泪出来,因为这表示她不忍心离开父母。之后,两边的人都坐下来开会,一般由新娘的舅舅先说,他要向新郎一方的人介绍姑娘的情况,大概就是说姑娘在家如何娇惯,如何不懂事,如何笨拙,要男方家在姑娘去后要多多原凉,还要多多管教。待舅舅说完了,来接亲的“代表”要代表新郎的父母向舅舅说话,大意是说姑娘如何好,新郎如何不成器,有不到之处多多包涵。然后,由新郎向岳父岳母发誓,保证以后要照顾好新娘,让二老放心。
新娘家里耍新郎
新郎接亲来到女家,女方家的亲友们是有权耍一耍的。因为在兰州讲究新婚三天没大小,所以不管是长辈人也罢,是晚辈人也罢,统统都可以耍一耍的。一般来说,这时候的耍是有教训新郎的意思,说明女方家有人,不是好欺的,以后要是欺负新娘,女方家将不答应他。耍的项目也不定,大多是由新娘的姨姨掌握,常见的就是“锥刺骨”,即姨姨手拿钢针,左右追着新郎往屁股和大腿上刺,新郎则要不停地喊疼。这时,新娘的母亲会出来劝止,意为丈母娘心疼女婿。
猪肉换走大姑娘
新郎去接亲的时候,要提上“四色礼”,这四色礼是:酒两瓶、点心两盒、猪肉四根肋骨、香烟两条。在女儿临被接走的时候,妈妈要将新郎带来的“四色礼”中的猪肉从中间一分为二,留下一半,另一半则交给接亲的“代表”带回给男方家。男方送来肉的意思是:姑娘是娘身上掉下来的肉,娶走了娘的肉,就得给她补上一块肉。女方母亲反送回一半肉的意思是:我的肉送给你,你可要心疼她,也有让姑娘不要忘了根的意思。所以人们把这叫做“离娘肉”。
怀抱新娘上楼台
娶上新娘之后,车队按预定路线来到男家。新娘下轿要求新郎直接抱进新房,半步也不能走。此举虽说在兰州小伙中传为美差,然而,这也得“因地制宜”。一次,一位“瘦新郎”抱了“胖新娘”,目标是七楼新房。待上去后,但见新郎倌脸发黄,嘴发紫,令人啼笑皆非。但是兰州人讲究,新郎宁可累死,这新娘是绝对不能半路扔下的,因为大家忌讳“半路夫妻不到头”。
新婚三天没大小
“新婚三天没大小”是兰州的俗语,意即在新婚的三天里,是不论辈份大小的。主要是指为了欢庆,可以暂时乱一乱辈份,小辈人可以耍老辈人,老辈人也可以耍小辈人。例如,在新婚喜宴上,小辈们可以耍一耍新郎的老父母,给他们化妆。笔者的师父给儿子结婚时,一帮平常不敢犯上作乱的徒弟们,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,结婚酒席上,他们硬是给老爷子妆扮了一番。老爷子头上戴着纸糊的高帽子,脸上用鞋油画上眼镜和胡子,用红纸染上脸蛋,耳朵上挂着红辣子,身上反穿着皮袄,腰里插着一把小扫帚当枪……。当然,老的也可以耍一耍小的,例如,长辈的老头们也可以闹新房,给新郎新娘出点难题,如要求新娘讲一讲恋爱史、谈一谈今后的生育打算等等。
婚宴现摆收礼台
在兰州,结婚时新郎几乎请所有他认识的人去吃他们的喜酒。一般还是请了就得去。而结婚收礼风也越刮越烈。早先一元二元,随后十块八块,如今五十、八十元已不算大方。有的被请着本不想去,但又碍于情面,于是硬着头皮也得去,如果这个月有二三个结婚的。那么这个月的工资就常常捱不到月底,所以人人发愁又人人不得不这样作。何故?约定俗成也!收礼台往往就摆在婚宴旁边,很象是先交钱后就餐的意思。如果有人因有事没来(或不想来),那么礼钱一定要别人带来代为上交。主人办完事后自会包一包糖果送给你一表谢意。很多人在随礼之前,先要查一查自已家以前办事的随礼簿,看看这个请他赴宴的人在自己办事时给他随了多少礼,这样随礼者才能掌握好“分寸”。
宾客混坐没人管
这喜庆婚宴,自然是佳宾如云,高朋满座。遗憾的是,每值“吉日”,这兰州的大酒店、大酒楼、大餐馆,一次要接待三四家“婚宴”者屡见不鲜。此刻,人人都是上宾,谁也不能怠慢。于是,张家的亲戚坐到了李家,王家的朋友坐到了张家。自已家的酒席上坐了别家的人,自已还不敢问,因为新娘家怕这人万一是男家的朋友,而新郎家又怕是女家的亲戚,于是一味地混坐,反正大家都吃上就是了。所以,兰州婚宴上常常发现“白吃”先生,因为他们既不是男家的朋友,也不是女家的亲戚。
善待姐夫小舅子
兰州人结婚时,娘家陪嫁给姑娘的大件电器,如电冰箱、彩电、音响等,须由小舅子压送至男方,到了男方家门口,小舅子抱住东西不让下车,男方家中的人就得给小舅子说好话,给红包,并要一帮小伙子(执客)拉其下车。由于经过一番较量,在酒席宴上,这些小伙子一定会善待小舅子。而女方的姐夫也是小伙子们善待的对象。所谓的善待就是让他们一定要把酒喝够、喝好,兰州人的喝好是非把对方灌醉,否则就是没喝好。
一声舅舅一百块
婚宴之上,新郎新娘自然要给亲戚们敬酒。敬酒之前,先要“叫”,旁边都要有一个声音洪亮的介绍人,介绍新郎新娘该把某人叫什么。旁边还要有掌盘的人,专收“叫礼”。再有,就是旁边的打手,专门侍候着打新郎的脖子。这一对儿新人叫的声音要大,态度要恭,两人还要齐声,否则新郎倌就要挨揍!兰州人最尊敬舅舅,因为是“骨头主儿”。然而,这舅舅也不好当,叫一声舅舅,就得掏一百块,这三声叫下去嘛,舅舅头上准冒汗。
酒席宴上认爹妈
结婚那天,男方家的父母是不干活的。主事的有大总管,那天的一切事务都由大总管一个人安排。男方的父母除在酒席宴开始时被大家戏耍一通外后,等娘家送亲的人吃完酒席走后,也就可以坐下吃酒。这时新郎新娘在大伙的簇拥下前来认爹妈和男方家中的亲戚,如姐姐、姐夫、哥哥、嫂子、姑姑等。随着这对新人甜美而宏亮的叫声,除了父母之外,没有一个能坐得住。因为每叫一声,对方就得掏钱。如果一次掏出的钱少于一百元,旁边的围观者是不会放过的,他会让新人一直叫下去,否则,亲人就得挨围观起哄着揍或针扎。如果那个亲戚准备不足,那可就惨了,大家会一直闹着让你出丑。
执客个个是酒家
在兰州的婚宴酒席上,主人一定要招几个酒量好且会划拳的“贤才”,其任务就是在客人们就座吃酒席时,专门挨着个儿向客人劝酒,劝酒的方式就是划拳喝酒,直到客人自已认为已经喝好了为至。这个职位在兰州叫做“执客”(“执”即劝酒之意)。如果酒席宴间没有执客,场面也不热闹,客人就会被冷落,会感到索然无味,可能会以为主人舍不得酒或不够热情。所以,兰州的婚宴酒席上特别重视执客这个角色。一般来说,执客个个都是“酒家”(即酒量特好的人),都能坚持到最后,但常常在酒宴上出现一些“大酒家”,执客可能会先把自已执“翻”。遇到这种情况,执客们会几个一齐上阵,轮换划拳,大家代酒,先把大酒家执“翻”,然后再去执别人。所以,兰州的婚宴酒席上酒的消耗很大,一般来说,遇到一桌能喝的,这桌席上就可能耗掉十瓶酒。
三天回门看老娘兰州人结婚后,女儿第三天才能回家看父母,当然,亲郎也要陪着一同前去。而且必须是太阳出来才出门,太阳落山前必须返回。如果那天没有太阳,也只能推后,到九、十点才能出门。据说之所以晚出早归是怕新人身体虚弱,早出晚归会惹邪气上身。
